支付方式日新月異,由現金轉變為信用卡,再發展至現時的手機付款,當中需要不少技術研發及支援工作。今年四十三歲、EFT俊盟國際(8062)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勞俊傑(Andrew)在廿二年前看準電子支付的機遇,首份工作已負責推動多種付款方法。十年前他毅然放棄穩定工作,以積蓄四十八萬元創立專營支付技術的公司,但創業不夠一個月,便遇上雷曼風暴及全球經濟衰退。回想困境,兒時住天台屋、基層出身的他坦言:「我也沒有想太多,我都是以父親的一句『天跌下來當被蓋』堅持下去。」關關難過關關過,Andrew以轉型及開展新服務成功克服困境,兩年前公司更在創業板上市。談起如此勵志的故事,他卻收起笑容,說出最大的遺憾:「如果爸爸仍在生,可能會很開心阿仔現在是上市公司的老闆,可惜他看不到。」
日頭見客 夜晚寫程式
Andrew剛畢業後便到全球最大跨境支付服務提供商之一的銀捷尼科(Ingenico)中擔任程式員,「我就一直在這行做由信用卡機,做到現在可以刷卡、插卡、無接觸式,以至支付手機NFC(Near Field Communication,近距離無線通訊)。」在銀捷尼科,Andrew從一個程式員做到北亞區的主管,負責香港、日本、台灣及韓國的業務,成為了在眾地區中最年輕的General Manager,走得比別人快。回想過去工作,他指一切得來不易:「我以前不介意早上出去見客,晚上回公司開始寫程式,做到十一二時才下班,而翌日早上八時又要工作。」在2006年,他曾經想過留在美國工作,但當時小朋友剛剛出世,而他一直也以港為根,所以決心回來。
回港後,他在恆生銀行做信用卡中心的收單部主管。「當時我負責恆生Enjoy Card的計劃,是第一間發行Visa Paywave信用卡的銀行,而這個計劃用了很短時間已經在香港推出。」同時間,恆生銀行與八達通有緊密的合作,他也負責推廣八達通支付機給中小型的商户。「我就從年輕時進身了這一行,一直也沒有改變。」他在恆生銀行做了十八個月便離開,創立了EFT Solutions俊盟國際。「我組織EFT Solutions其實是想做專門諮詢電子支付、無接觸式支付、加密支付的服務公司。」
雷曼風暴 轉型求生
「(2008年)八月還未有雷曼、金融風暴,市道其實很不錯。」公司於八月成立,卻在短短一個月內碰壁,其接的首宗澳洲生意,受金融風暴外圍而嚴重影響匯率,損失慘重。「我簽合約時是1澳元對7.2港元,在十一、二月收錢時是1澳元對4.9幾的港元,當中的差距十分大。」除了交租及出糧給工程師,Andrew也要面對家庭負擔。「九月份雷曼爆煲之前,我太太告訴我:『老公我有細女』,當時那麼多事情累積。我真的有點害怕。」是喜訊也是壓力,Andrew亦咬緊牙關捱過了。「我儲了四十八萬港元,我算過每個月用兩萬,有二十四個月的營運資金去過我的生活。」他直指如果當時創業失敗,也會有勇氣重頭來過。「自己有能力可以由低做起,這只不過是香港人的『打不死』基因,而這就是香港人很勤力、很努力的特質。」
創業要有危機感,Andrew決心把公司轉型,開始尋求其他有利項目,並集中發展賣買支付終端機、提供軟件方案及服務,在2009年擔任了全球安全電子支付解決方案供應商惠爾訊(Verifone)在香港的代理。「除了裝機、也要負責營運、維修一條龍售後的服務。」其後幾年,他更積極代理其他牌子,成為不少國際公司在港的橋樑。「由2009年的三個人變六個人,公司人數一直倍增,每一年,要搬一次辦公室。」
引領本地支付熱潮
要數港人熟悉的電子支付,支付寶絕對是其中一個。Andrew在2013年時開始與支付寶合作,推廣其線下支付交易。「當時我一聽覺得很適合,因為我自己也在做開支付行業,互相討論過程很快也不夠一個月。」無懼做開荒牛,Andrew逐步由系統、前置及後端等針對研發支付業務的系統,同年更組織另一間公司EFT Payments,專門做支付寶等等範疇的業務。「在2014年的團隊由當時的兩三個人,到現在已經變成三十多人繼續拓展這範疇的業務。」現在,有很多大型商戶採用他們的集成方案。回想歷程,他反思着:「我不敢承認自己做得很好,但會抱住邊學邊做的心情,要不斷沉甸自己的步伐。」
資料來源: wONdEr